成本分摊原则涉及土地征用费用、前期工程费等,***用占地面积法、建筑面积法等方法。建议企业在核算时,要合理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区分可售、自持、公共配套和过渡成本。日常成本管理也需严谨,确保成本台帐与财务系统一致,合同成本支出需明确受益对象和分配原则。选择合适的成本分摊方法对税负有直接影响。
成本归集对象。对于小规模的开发,如单幢或几幢房屋的开发,可以将全部开发量作为成本归集对象,设立一个成本核算单位。对于大规模的开发,如街坊改造或小区开发,则应科学地确定成本归集对象,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内容和工期进度为主要依据,对大的开发项目应适当分块,以便费用的归集和成本结算。
建议可以参照房产税对地下室等打折征收的模式,分摊成本时,在按面积分摊的基础上,再给地下室核定一个分摊比例,如40%。地下室分摊成本=总需分摊成本*(地下室面积*40%)/(地下室面积*40%+其余地上部分面积)当然,如果能够根据成本习性来分摊,那当然更好,也更科学。
1、抹灰工程:25~40元/平方米;外墙工程(包括保温):50~100元/平方米(以一般涂料为标准,如为石材或幕墙,则可能高达300~1000元/平方米。
2、房屋的公摊面积是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梯间等公共用房设施面积加上外墙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比如说电梯井、设备间、变电室、管道井、楼梯间、公共门厅过道和共用墙体等。简单算法就是公摊面积=商品房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即可得出。
3、热心问友 2010-06-06先用分摊面积进行折算,然后根据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房价的比值做加权调整。 追问: 那么建筑成本是否也可以如此参照呢?有国家具体文件吗? 建筑成本的实际成本就是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实际建筑成本。分开来算的。
4、一次性开发的,按某一成本对象建筑面积占全部成本对象建筑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分期开发的,首先按期内成本对象建筑面积占开发用地***建筑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然后再按某一成本对象建筑面积占期内成本对象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三)直接成本法。
5、按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及税法的有关规定,开发的土地成本费用,应当***用占地面积法为基础进行核算。开发成本单价=20000/1000=20元/平方米。
6、建筑面积是计算结构工程量或用于确定某些费用指标的基础。如计算出建筑面积之后,利用这个基数,就可以计算地面抹灰、室内填土、地面垫层、平整场地、脚手架工程等项目的预算价值。
将“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土地征用及***补偿费”按照实际占用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在可售与不可售的房地产之间进行分配。
土地成本分摊方法为不同清算单位按占地面积法,土地成本分摊基本原则:分期开发,可以按占地面积分摊。对占地相对独立的不同类型房地产,可以按该类型房地产占地面积占该项目房地产总占地面积的比例计算分摊土地成本。
建议可以参照房产税对地下室等打折征收的模式,分摊成本时,在按面积分摊的基础上,再给地下室核定一个分摊比例,如40%。地下室分摊成本=总需分摊成本*(地下室面积*40%)/(地下室面积*40%+其余地上部分面积)当然,如果能够根据成本习性来分摊,那当然更好,也更科学。
已经竣工决算的显然无法放到开发成本中去分摊,但是,可以根据这几个项目(已完工、在建、未开工)的规划建筑面积合计,按照分别的建筑面积进行分摊,对于已经完工项目的分摊成本可以作为已完工项目的一项长期待摊费用,按照多年摊销计入营业成本或管理费用。对于在建和未开工的项目,需要分摊后作为开发成本计入。
预售阶段,收到房款,只需要记入预收帐款即可,无需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当你达到收入确认条件时再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会计上收入的确认条件与税法的确认条件有一些差异。会计收入的确认条件为:与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与报酬已经转移,且预计收入能够流入企业并能可靠计量。
这个不一定,其中涉及到土地成本、建安工程费用、市政工程费用、前期工程费用、公共配套设施费用、不可遇见费用,这些都是直接成本,比例大概在80%左右,其中土地成本的影响比较大;还有运营成本,包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开发间接费用等,整个比例在20%左右。
房地产开发成本是指房地产企业为开发一定数量的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费用。构成房地产开发企业产品的开发成本,相当于工业产品的制造成本和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成本。
你们要先把材料转到乙方。借:其他应收款800 贷:工程物质800 等***来时 借:开发成本3000 贷:其他应收款800 应付账款2200 依你的分录 借:开发成本2200 贷:应付账款2200 由于那800是你们自己供料的,你们不用再重复处理了,但你们要扣对方的工程款的营业税的要按3000来扣。
器材主要是配套公建实施费用,既是固定资产也要进入成本的,这些成本主要属于软装产品。
关于房地产行业成本分摊,以及房地产行业成本分摊比例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11万亿流入房地产企业
下一篇
17年的房地产行业